成为父母,可以说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这是一个生物学的设定,生理成熟健康就可以做父母了。
但是做合格的父母,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又是一件极其艰难并且风险很高的事情,不仅要因为孩子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还要学习如何陪伴一个不断变化和成长的生命。
这期间实在要经历太多,从全情投入到有序撤离,其间的欢喜和伤悲、痛心与愤怒、希望与失望……只有陪伴过一个生命成长,才会有切身的体会。
我儿子也是刚完成学业参加工作,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完成了陪伴孩子成长的任务。回顾陪伴儿子的成长过程,留在内心的是温暖和温柔的回忆。
我感觉是生命中最能够激励我、支撑我的经历,也是因为陪伴孩子成长,我感觉到人生的完整和丰富。
我从医学转向心理咨询,一方面是我作为医生的发展中遇到困难,希望能够换一个工作赛道,更核心的驱动力是我想做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同时能够帮助更多母亲成为足够好的母亲。
提到心理学,好像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其实,生活处处都有心理的影子。
心理就如同身体一样,是我们人之为人的一部分,通常健康也是指“身心健康”,影响健康的因素中,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比竟然高达60%。
陪伴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学点心理学则是养育孩子中需要学习的重要知识和技能。学习心理学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更好地处理各种关系。
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时候会为了满足社会主流的期待而忽视了我们作为人的独特性,失去了与自己内心的连接,导致“空心”现象的发生,从而表现为内心的空虚和痛苦,有些甚至失去社会功能。
我有一个青少年来访者,在医院诊断为“抑郁症”,心理咨询中控诉母亲对自己的忽略。
母亲感觉很伤心,说:“宝宝,你不知道妈妈有多爱你,全身心都在你身上,希望好好培养你,让你将来有成就,能够生活好一些。”。
孩子愤怒地回应:“你给的东西,是你想要的,还是我想要的?你对我“用心”过吗?你知道我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吗?”
妈妈委屈地说:“我是第一次做妈妈呀!”,孩子反唇相讥,“我也是第一次做孩子!你是大人,你不能让我理解你!”。
很显然,妈妈自己感觉对孩子是非常上心的,但孩子则有错位的感受,原因是什么呢?
是妈妈并不了解孩子,也不懂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没能触及孩子的内心世界,用适合孩子的方式养育孩子,只是在用更适应外在世界的方式来塑造孩子。
有一本书叫《园丁与木匠》中谈到高手父母与普通父母的根本分野在于: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是充当园丁的角色还是木匠的角色。真正的高手父母,是为孩子搭建成长生态体系。
父母需要了解并学习心理学知识,并且提升自己的心理能力,才能够搭建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生态系统。
我认为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学知识和理念:
01
了解孩子的先天气质
懂心理学的父母可能会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天生气质,气质类型的说法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性格与体液有关。
他认为人体有四种不同的液体,来自人体不同的器官,由于人体四种体液的比例不同,构成四种不同的气质,后来心理学家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多血质的人外向,情绪稳定;胆汁的人外向,情绪不稳定;黏液质的人内向,情绪稳定;抑郁质的人内向,情绪不稳定。
气质特征取决于天生的DNA,每一种气质都有各自的特征与优势,父母要尊重并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学会接纳孩子的差异性,因势利导。
我们大多期待我们的孩子是外向的,情绪稳定的,这样才会受欢迎,我自己曾经也对儿子有这样的期待和要求,觉得是外向是可以训练的,结果造成极大的亲子冲突。
正是因为有心理学的学习,有我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我才从认知上和体验上接纳儿子真正的样子,他是偏内向的,内向不是缺点,这个特点有助于他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学习上容易专注而能够解难题,在科研上有钻研精神。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曾经帮助很多父母认识并接纳自己孩子的先天气质,扬长避短,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02
了解孩子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
孩子的成长是不断变化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身心特点,身体的变化和需求是容易看到的,我们很容易随时调整,比如衣服鞋子小了就无法再穿了,需要更换合适孩子的尺码。
心理的变化则需要我们用心观察才能体验到的,有时我们看不到孩子的心理成长,用固定不变的方式应对孩子的内心变化,就像要求孩子穿不合脚的鞋子,孩子内心被束缚而感觉到痛苦,无法前进。
在青春期需要开始独立前行的时候,才发现孩子无法行走了,表现出焦虑、抑郁、强迫、双相等精神症状。
孩子成长中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婴儿期(0-1岁)
需要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对世界的信任,获得掌控感和存在感,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这个阶段需要完全依赖外界才能够存活,并且所有的生活需求都只能用哭喊的方式来表达,比如饥饿、排泄等,如果饿了就能马上吃奶,排泄了马上就有人来清理干净,困了就有人哄睡觉,不舒服了有人很用心地照料。
婴儿会感觉是自己掌控了外在世界,自恋得到满足,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受欢迎的,能够感受到安全,对外界产生信任的感觉。
如果婴儿是在非预期的情况下出生、性别不符合父母的期待、母亲处于抑郁状态、交给长辈而父母不身边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安全感的建立。
其实很多青少年时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与这个时期照顾的态度和情感连接缺失相关。
我有一个青少年抑郁症来访者,从小交给外公外婆抚养,上小学回到父母身边,Ta说小学阶段曾经努力表现自己,学习成绩也不错,上初中后学习变得吃力,成绩不再突出,Ta最深刻的恐惧是“没什么存在感”。
Ta说:在学校很少被别人注意到,会被贴上“小透明”的标签,好像有我没我,对别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
2、幼儿期(1-3岁)
获得控制感和自主感,体验羞耻感,形成意志品质,建立自信心。
这个时期的生理养育主要任务是训练大小便,获得的控制感,产生自主感;幼儿喜欢到处摸索,看看有什么新鲜玩意儿,就想去动一动,会造成混乱。
幼儿时期“不”字当头,占有欲强,自己的东西不允许别人拿走。
幼儿随心所欲的愿望和父母的要求之间通常会产生冲突,父母要合理处理这个时期的冲突,父母做好保护,忍受幼儿探索过程中的各种破坏、混乱。
同时要合理限制幼儿的活动,建立规则,给幼儿可以承受的挫折,培养规则意识和抗挫折能力。
过于纵容,幼儿会自大、不守规则、没有边界意识;如果过于严苛,会使幼儿产生挫败感,羞耻感过度,自我怀疑。
幼儿时期的羞耻感会就像是一条沉睡的巨龙,在青春期苏醒时可能会闹得天翻地覆,心理咨询过程中很多情绪障碍的青少年与幼儿时期不健康的羞耻感唤起有关。
有个青少年来访者,对父母拳脚相加,在医院服用喹硫平抑制他的攻击性,心理咨询过程中他谈到很多早年被羞辱的经历,他说:想到那些屈辱,真想把世界撕得粉碎!
他担心自己会不会是反社会人格,我想他的经历有机会来言说,情绪能够表达,恨意也会慢慢变得可控,是不会发展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
3、童年期(3-6岁)
建立责任感和道德感,获得自尊感和内疚感。
这个阶段是很多人记忆的起点,很多画面回忆起来仍然是非常清晰和印象深刻的,是在我们能够意识到的范围内,感受到和现在联结最强的初始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有了自尊、感受责任、体验内疚感,形成一套价值体系的雏形。
弗洛伊德最初认为“神经症”的冲突是这个阶段的情节固着所致。这个阶段体验到的很核心的情绪是内疚感,就不在此赘述。
健康的内疚感有利于我们的道德和良知发展,不健康的内疚感会变成我们的情绪牢笼,囚禁越来越多的未解决的情绪在这个牢笼中。
精神分析学家费尔贝恩对此有精彩的描述和分析,精神分析对于这个阶段发展困难所产生的问题研究非常多。
4、学龄期(6-12岁)
通过努力和勤奋,发展兴趣和成就感,获得能力感和意义感,克服自卑感。
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如果通过努力和勤奋,能够胜任学习,孩子会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增强学习的意义感。
这个时候的孩子通常给人“小大人”的感觉,所以父母凡事都需要给孩子一个商量的空间,让孩子有生活和人生的参与感。
如果发生校园欺凌,被嘲笑,孩子会产生自卑感,对学习失去兴趣,体验不到努力和勤奋带来的成就感,到了青春期就可能出现抑郁强迫等情绪障碍。
我遇到一些男性来访者(社会对成年男性和女性的期待不同,男性因为这个阶段固着的问题会容易体验到不适应),学业阶段非常优秀,但参加工作后则郧落了。
是因为在潜伏期是在父母的要求下而努力的,很“乖”,认真完成作业,取得好的成绩。参加工作后,不再有人为他们安排并要求我们“可以取得好成绩”,往往失去了方向。
就像有个四十岁的男性来访者说:工作就像撞钟,按要求撞就可以了。一流大学博士毕业,35岁以前在同龄人中是风光的,学业好,工作好,四十岁才睁眼看看,发现自己走下坡路。
是老婆不满意他的表现,要求他做心理咨询,结果却打开了他不曾意识到的内心世界,这个发现太痛苦了,四十的男人,心智状态却停留在学龄期。
5、青春期(12-22岁)
完成人格品质的整合,核心冲突是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
青春期是父母也是社会最关注的时期,也是感受到挑战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迈向成人,有获得独立的需要,内心感受到混乱,很多东西变得不确定,处于被内在和外在压力填满的状态,行为表现上被视为“叛逆”。
红树林心理机构的来访者中,很大一部分是青春期孩子和父母。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开始探索“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将走向何方?”,完成人格的整合。
心理学家艾瑞克森用“自我同一性”来概念化这个阶段的任务和冲突,心理学家玛西亚(Marcia)将自我同一性划分为四种状态:同一性延缓、同一性获得、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
同一性延缓的青少年,处于危机四伏的状态,实际上是在积极探索并质疑自己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剧烈的冲突和混乱。
这样状态的青少年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焦虑、抑郁、强迫等。这些并不是坏事,而是可以帮助青少年进行探索的机会。
如果父母不能承受青少年这个过程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也许青少年陷入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中不能自拔。
同一性完成的青少年,经过延缓期的探索,主动选择符合自己的目标的方向并为此努力。
这些青少年了解自己的能力,目标明确,准备好走向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比如将来想上哪所大学,想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在内心是笃定的。
但如果青少年的目标与父母的目标不一致,就可能产生强烈的亲子冲突。
有一个青少年来访者,从小就喜欢音乐,学习成绩也很好,他希望将来学习音乐,从事音乐类工作,父母认为学艺术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不得已的选择,况且艺术类将来就业不确定性很大。
他学习成绩这么好,完全可以选择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他拗不过父母,因为学习艺术需要花很多钱,父母不支持,他是无法学习艺术的,其实父母的经济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上大学后他投资赚了一笔钱,就退学重新申请音乐类学校。
他是独自来咨询的,他坚信父母一定不会支持他。我还是邀请到他父母来到咨询室,父母认为他学习音乐将来没饭吃,他说即便是将来要饭也想尝试,父母最终支持他的选择,他被顶级音乐学府录取。
同一性扩散的青少年,对自己的状态和对未来的生活没有兴趣,什么都不在乎,往往会回避社会,容易沉迷网络,或者陷入抑郁。
我觉得面对这样的青少年是最难的,他们内心体验不到冲突,也没有寻求心理咨询的愿望,通常是父母观察到青少年的问题而感到焦虑,青少年自己则无动于衷。
同一性早闭的青少年,认同了父母的价值观来代替自己对生活的选择,内心不会感受到冲突和危机,接受父母为自己做出最好的决定。
但内在世界可能会有一个定时炸弹,成年后遇到挫折,需要自己面对时,会比较容易崩溃。
我有个来访者是家中长子,从小被家庭期待接班管理家族企业,从小学业优秀,国外留学,硕士毕业后接班,勤奋努力,在父亲的扶持下,也小有成就。
父亲就放手让他独立负责一个较大的项目,结果不是太满意,陷入抑郁,甚至想自杀。
心理咨询过程中,他说生来命运就被安排好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喜欢什么,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接爸爸的班管理家族企业,项目没有被认可,感觉自己的整个生命价值也崩塌了。
03
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首先明白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我们的情绪传递给孩子,我们的态度和做法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关于孩子的先天气质和心理成长规律,是知识性的,用心观察和学习,是相对容易的。
影响父母养育孩子的核心是“父母是怎样的人”,不同的人对知识的了解和应用是不同的。父母的心理创伤则会严重影响到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就像人们开玩笑说“道理我都懂,臣妾做不到啊!”
也许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有心理创伤,这些创伤让我们的心智固着在生命早年的某个阶段,心智的某一部分我们还是孩子,甚至是比我们的孩子更小的孩子,影响我们做一个功能健全的父母,即使学习再多的知识,也无法融入到我们的体验中,无法用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方式陪伴孩子。
曾经有一个爸爸为孩子的问题,应老师的要求而来心理咨询,孩子14岁,爸爸跟我谈他的育儿理念和方式,我感觉爸爸要求多,脾气大,自我中心。
我说“我感觉你内心的某一部分只有两岁”,根据他的描述,我进行了解释和分析,他听后哈哈大笑,说“一个心理年龄两岁的孩子要做好爸爸,不可能!不可能!”。
“爸爸两岁”成了一家三口的一个笑梗,也极大地缓和了亲子、夫妻之间的冲突,当然是爸爸对此有觉察,愿意走在心理成长的路上是关键。
有很多父母,主要是妈妈来做心理咨询,积极探索自己,修复心理创伤,提升共情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把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对孩子的影响尽可能地降低,避免对自己孩子的心理伤害。
我特别敬佩这些妈妈们,有这样的父母,孩子是幸运的。
最后
陪伴孩子成长既是科学,更是艺术,没有统一的标准,拥有心理学头脑,做好自己、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学习养育孩子的知识,我想孩子一定可以健康成长!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尤红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jg.com/2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