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个一两岁小孩哈,常有的一个心理现象,就是—-咬东西,就是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都去试图咬它,试图去吃它,这个现象它背后的心理。
我们养小孩的时候,经常会在大概一岁或者一岁多的这种孩子,或者不到一岁的,就是这个前后的孩子经常会发现这个现象,就是他抓着什么都往嘴里塞,然后去咬、去啃。啃手指头,那就不用说了哈,因为这个是随时抓在他自己手里的,然后他眼前见到的其它的东西,他见到了都往嘴里塞。
然后这个当爸妈的就会觉得,诶~这个不行啊,你怎么能什么都往嘴里塞呢?这又不是能吃的东西,就会很着急,甚至就要给他抢过来。然后有的小孩,你给他抢过来,他还哭,我说的有的小孩不是一个两个,是很多很多……
这个其实是非常正常的心理。那么小的孩子,人咋知道哪些东西是不能啃的,哪些东西是能啃的,他都不知道的嘛,那他为什么都要拿来啃呢?那你想想他不啃,他还能怎么样,对吧?
很小的孩子,他除了吃奶啥都不会。然后等到他想学习别的东西的时候,那他只能把吃奶学来的这种啃、咬,这样的一种模式给泛化到其他的事情上,去啃别的东西,咬别的东西。这个行为对这些小孩子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学习行为,是一种认知行为,是一种探索行为。
他是用他的嘴来探索世界的。任何一个东西,他都是通过尝一尝,咬一咬,感觉一下来去认识这个东西的。不然怎么样,这么小的孩子,他只知道吃,你还让他怎么探索?他又不可能说把某个东西拆卸成零件,看看它里边的结构,它没那个能力。
他作为一个探索行为,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一塞,然后去啃一啃,感受一下它是硬是软,好不好吃。这个对他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这就是第一步的学习嘛,在这个里面他能养成学习习惯。
我们家长们对孩子上学之后是不是好好学习特别重视,其实孩子最早的学习就是啃东西嘛,你小时候不支持人家啃东西,你长大了却让人家好好学习,这这怎么可能呢?
但是当然了哈,我们说孩子这样做非常正常,那并不意味着说这样做就没有危险。
比如说如果是那种特别小的像豆子一样大的东西,那小孩子他放到嘴里,一下子咽下去噎着了,那就真的有可能要命的,有可能使他窒息的。这个实际的危险是有的。
还有一些东西本身它可能是有害的,对不对?比如说上边儿有有害的油漆,比如说它可能很脏,或者一咬可能会碎,碎了以后可能会有碎片,会伤到他的嘴。还是有很多风险的。
那这个怎么办呢?这个就需要家长是—-预防,在孩子能够抓得到的范围内,看一看有哪些东西,是不适合入口的,是风险比较大的,那你就把这些东西挪开,不让孩子碰到,不让他见到。因为他见到了你不让他啃,他很难受,他可能会闹,但根本没见到的情况下呢,他也没有想啃的那个欲望。所以就没有关系。对吧?
然后你觉得孩子可能会啃的东西,如果你觉得也没大风险,啃两下不怕的,那么你要把它洗干净,对吧?你用那个酒精湿巾给它擦干净,然后这样孩子拿到嘴里啃两下也没关系。
像那种比如说玻璃什么之类的这种东西,你到嘴里怕他咬碎的,这种就不让孩子摸到。家里边的狗,你还给它个磨牙棒呢。对不对?那么孩子嘛,你总得投资一些东西让他咬一咬,孩子也需要“磨牙棒”。
东西咬咬,如果对孩子无害,把东西咬坏了,那就坏呗。如果你说不行,我不舍得被咬坏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太贵了,那你别让孩子摸到。就不要创造出很多这些东西,孩子能抓到,然后你要不停地禁止他说,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碰,这个不能往嘴里塞,那个不能往嘴里塞,不要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因为你形成这个局面之后,这孩子就会觉得一直被阻碍,这其实对他心理的健康发展反而不利的。
别的时候呢,如果有个东西孩子拿到手里了,你觉得真不能让他进嘴的。这种时候如果你把他抢过来,不让这个孩子吃,那当然是必须的哈。但是这个时候你最好给他一个别的,能放进嘴里的,可以啃的东西,你给他做一个替代。
小的孩子你给他个奶嘴,对吧。大一点的孩子,你给他个比如说娃娃让他去啃,我说的是布娃娃,而且是要比较卫生的那种,保证它里边不脏的。这样的话,用一个他能啃的东西来替代一个你不让他啃的东西,他也就不闹了,对吧。好,今天就这么简要的说一下。
作者:朱建军,公众号:内明网校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jg.com/1993.html